助力体育强国 助力体育强校专辑——
秦文宏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在刚刚闭幕的东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的卓越表现,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人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对我国新时代青少年具有显著教育意义和巨大激励作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要素,少年强则中国强。而少年强,是指国家拥有一代又一代胸怀祖国、身心健康、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青少年队伍,其中,体育教育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给新时代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上海大学历来就有重视体育教育的优良传统。老校长钱伟长先生一贯主张“体育是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主张“大学公共体育采用专业化的教学”,主张“大学四年要让每位大学生学会游泳”,主张“体育老师也要搞科研”。为此,自1994年新上海大学组建以来,体育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一直居于显著位置,陆续支持并实施了一系列重要工作举措,主要有:2002年承办亚洲排球锦标赛,2002年创办“钱伟长杯”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赛,2003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承办全国大学生运动会,2004年国内率先实施“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游泳能力达标测试”,2007年成立没有体育本科专业的云顶国际官方网站,2010年承办“中欧社会论坛”(体育专题),2012年牵头指导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2014年获建并主持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暨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工作,2016年牵头推进上海市16所高校“大学体育个性化”课程改革,2018年获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点,2021年获建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21年开始研究生必修公共体育课程等等……。这些举措让上海大学始终站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潮头,行稳致远。
上海大学体育教育工作的重心不仅限于学生的体质健康及其促进状况,还持续将改革重点聚焦于学生的运动兴趣、锻炼习惯及体育综合素养的培养。比如,上海大学牵头的“大学体育个性化”课程改革,其目的在于:采用小班化、课内课外一体化等组织方式,通过专业化师资的因材施教,突出运动技能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1-2个项目的同时提高对该项目的运动兴趣,保证其今后对该项目形成持续运动的习惯,进而不断促进其体质健康水平。再如,具有通识性质的体育基础课,其中包含了定向越野、游泳、体适能等三个实践模块,旨在让学生学会陆上生存能力、水中生存能力及体质健康的自我诊断和自我促进能力。
另一方面,上海大学体育教育向来注重运用体育的思政功能,特别重视广大学生及学生运动员群体思想作风的培养和意志品质的锤炼。钱伟长老校长就一直主张“竞赛作风比竞赛成绩更重要”,嘱咐学生输赢不要紧,但要有自强不息、敢打敢拼、坚持到底的精神。云顶国际官方网站则紧跟新时代国家教育发展方向,重点打造富有思政元素的“体育中国”课程,旨在以体育精神为引领,解析博大精深的中华体育传统,揭示近代以来中国在世界体育舞台的坎坷历程,展现新中国体育的辉煌奋斗史,烘托新中国体育发展的巨大成就,激发广大同学的爱国热情,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高校体育教育环节真正落到实处。
新时代已经开启,上海大学体育教育将始终立于高等教育发展潮头,继续发挥上大体育教育的优良传统,紧跟学校“追卓越、创一流”发展方向,“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在以下方面进行开拓进取:
1. 继续扎实做好公共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在深化本科体育课程建设的同时,普及并强化研究生公共体育必修课程建设,将体育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惠及每一位上大学子,帮助他们真正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 将“体育中国”课程打造成具有上大特色的全国性体育思政示范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体育课程思政的广度和深度,将思政元素和思政行动有机融入每一门体育课程。
3. 在3-5年内,花大力气潜心建设1-2门具有上大特色的国家级高水平一流体育课程、一流教材,力争获得1-2项国家级体育教学成果奖。
4. 以体育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为抓手,同步强化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上海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5. 优化发展学生体育社团,强化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大力开展校园体育竞赛活动,深入挖掘体育第二课堂的综合育人功能,全面提升上海大学体育竞技水平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逐步在世界大学行列中彰显上大特质。